以往提起新疆,第一印象無外乎滋滋冒油的羊肉串,和晝夜大溫差帶來的甜蜜水果。可曾想有朝一日,新疆還能跟咱沿海小島在海鮮領域分上了一杯羹。
近日,新疆這被稱作“離海最遠的地方”的氣候干旱半干旱內陸地區,迎來了海鮮大豐收。三文魚、石斑魚、螃蟹、龍蝦、南美白對蝦……這些家人們多半想不到能在新疆見到的海產品迅速成為網絡熱門話題,這種強烈的反差感讓網友們津津樂道,但同時對于“新疆為啥能夠產海鮮?”的現象也發出了靈魂提問。
回答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了解新疆的“海鮮陸養”的模式。指在陸地營造類似于海洋的生態環境,人工養殖魚類、蝦、蟹類、貝類等海產品。
別看這就簡簡單單的四個字,要實現“海鮮陸養”可真不容易。拿南美白對蝦舉例,首先得將養殖池的水調成接近海水的水環境。蝦苗入池后,每天得往池里加入新疆本地淡水,逐漸把池里水的鹽度降下來,讓蝦苗適應本地的環境。持續10天左右,讓水環境與大塘的水體環境相似后,才能換池養殖。
采取“海鮮陸養”模式,對于養殖地和消費者來說都是好處多多。既提供了物美價廉的產品,又為解決我國鹽堿地的治理難題提供一種可行性方案,也進一步帶動當地的經濟發展。
當然,“海鮮陸養”模式也得因地制宜,新疆案例也并非所有地區都能復制成功。從地理變遷的角度看,新疆是古地中海的一部分,鹽堿地的水質與海水十分接近,且鉀鈣鎂含量豐富,適合青蟹、南美白對蝦以及一些海魚的生長。
同時,保護漁業資源、發展生態漁業也離不開環境保護與恢復工程,通過源頭治理、清污分離、截污分流、截污增淡,促進水體循環、水體交換等系列措施,持續改善水質。并實施禁漁期專項治理,采取人工增殖放流,加大對漁業法律法規宣傳和執法力度。
以上種種的天時地利人和的疊加,這才有了今日新疆海鮮走紅出圈的收獲。